

为推动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密切联系,提升专业技能,服务基层群众,暑假期间,我校学子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发挥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岗位见习、挂职锻炼、企业调研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基层,求索专业本真。7月10日至17日,农学院新农科技社服务队赴东昌府区许营镇孙庄村、马官屯村,沙镇黄西村等作物种植基地参观学习西瓜种植地套种玉米、水蜜桃的高产培育等先进技术,并结合专业知识,针对农民反映的作物病虫害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实践中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当所学所闻真正发挥作用时,苦尽甘来之喜涌上心头。”志愿者柳斌涛分享到。
投身实践,提高专业技能。7月13日至16日,计算机学院青软小分队分别来到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3D打印中心总部等多个科研基地。通过参观“译见”大数据系统,熟悉、掌握未来的就业形式以及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前景。“通过参观大数据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更在极大程度上开阔了眼界,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志愿者李通如是说。
不忘初心,领悟专业真谛。7月10日,文学院国学经典邮递员社会实践服务队赴东昌府区冠县桑阿镇程村及堂邑镇苏堤口村、三合村等地,教授孩子们《大学》《弟子规》《诫子书》等经典文篇,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志愿者用心感悟诗文,融会贯通。“敬畏这份朴素的情怀,感动于孩子们明亮的双眸。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实践让我们领悟‘信’‘礼’‘孝’最本真的内涵,希望我们带着微微的火种,营造出越发浓厚的学习弘扬践行的文化氛围。”志愿者感受颇深。
协作互助,促进共同发展。7月12日,法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东昌府区安监局,学习安监局在拟定安全生产政策、起草相关规范性文件、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工作部署。7月14日,环境与规划学院志愿者与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和平社区签约“社会实践基地”协议;20日,与山东华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商校企合作并签署“产学研基地”协议。基地的签约为校企双方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我校各学院实践团队或走进科技尖端企业或深入基层,充分凸显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将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了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