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9月6日,聊城大学迎来了2015级新同学。每年此时总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是怀着喜悦而忐忑的心情来到学校,而学校面向这类学生采取的 “三爱行动”等一揽子措施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爱心单车”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海起航。为方便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上课出行,学校利用回收变卖废旧自行车等费用,为2015级特殊贫困新生购买了30辆自行车,赠予无经济能力缴纳学费、家庭有重大变故、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新生使用。在“绿色通道”服务台,校党委副书记王强亲自发放。新生报到期间,一辆辆崭新的“爱心单车”在校园内穿行,预示着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聊大的沃土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爱心超市”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活。校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时性服务。今年夏季,服务中心“爱心超市”将接收的校内外捐赠物资进行认真清洗、消毒、整理,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了2000多件衣物,并购置了900多件学习和生活用品,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踏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全体师生的关心、关怀和爱护。新生报到当天,“爱心超市”热闹非凡,学生挑选着自己喜爱的文件夹、笔记本、圆珠笔、衣服等,脸上流露出喜悦和感激之情。截止新生报到当晚,7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领取了学习或生活用品。据悉,“爱心超市”将连续开放3天,随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爱心家庭”为特殊学生送去家的温暖。学校于今年4月成立“馨家园工作室”,工作室服务对象为在校孤儿大学生,其宗旨是关注、关心、关爱孤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并送去家一般的温暖。开学前,学校根据新生档案提前关注孤儿等特殊群体学生,主动与烟台福利院考入我校的孤残学生联系,为其免费发放卧具、军训服装等生活必须品。对此类采取多问一声、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引导一次的“四多”办法,通过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方式,使孤儿学生感到倍受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在2015级新生开学报到前期,通过迎新网站的咨询窗口、“聊城大学学子之家”微信平台、“馨家园工作室”QQ群、聊城大学报、聊城大学电视台、宣传栏、条幅等媒介,发放《聊城大学2015级新生入学明白纸》、《聊城大学“家校合作”育人服务卡》、《聊城大学2015级新生入学导读》、《致2015级新生家长的一封信》、《聊城大学大学生文明公约》、《聊城大学手绘地图》等宣传册,及时宣传并解答新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帮助新学生顺利入学,尽快了解大学生活。
多年来,学校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目标,牢固树立“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本,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的资助工作理念,按照“信息化建设,目标化管理,项目化运作,问题式研究,精准化管理,发展型资助”的工作思路,有效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动了和谐校园建设,促进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