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冠县县委及梁堂镇相关领导为我校送来锦旗,并为第一轮第三批3名驻村“第一书记”颁发“荣誉镇民”证书和锦旗,以此感谢我校为梁堂镇及驻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校党委副书记徐传光,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昭风在第一会议室与县乡领导进行了座谈。
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校3位驻村“第一书记”夏立军、金勇、夏旭莹分别帮扶梁堂镇陈菜庄村、常菜庄村、菜庄集村。一年来,他们共落实到帮扶村扶贫资金230余万元,其他资金20余万元。他们不断改善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3个帮扶村修建下水道3公里,新打深井4眼,修建排涝管道350余米,帮扶残疾人54人,为三村新修水泥路422米,沥青覆面路1.4公里。不断提高帮扶村的基础保障能力。在菜庄集村建设钢架结构大棚40余亩,大力发展新品种葡萄种植产业;为3个帮扶村配备了30台电脑,配齐配全了文化娱乐设备;新建文化大院1所。改善了帮扶村生态环境。对3个帮扶村进行了绿化、美化;修建垃圾分拣站3所;3村全部配备了垃圾箱和保洁员。不断提升帮扶村的文明程度。开展电影放映、广场舞、乡村小舞台等多项文化活动;安装了村民休闲石凳、篮球架等;建设3所“农家书屋”,并建立了“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陈菜庄村社会实践基地”。
交流中,3位驻村“第一书记”表示,通过在基层农村工作,切实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净化了心灵,与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亲身体会到基层干部的辛苦付出,今后将继续发挥“公仆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魏雷及梁堂镇相关领导表示,驻村“第一书记”为梁堂乡3个村庄带来了巨大变化,村庄里的路灯亮了,绿化好了,公路修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当地村民赞不绝口,乡亲们都要为“第一书记”投上一个赞成票。
徐传光指出,3位驻村“第一书记”怀着一颗为群众服务的心在冠县梁堂镇扎实工作,利用政府政策和各种资源为当地村民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今后,聊城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持续助力冠县经济社会发展。
我校挂职冠县县委副书记任忠民、服务社会处及相关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