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部门快讯

学校召开第二批科技人才挂职工作总结座谈会


    6月1日下午,学校举行第二批科技人才挂职工作总结座谈会,交流总结挂职工作经验,研讨推进校地全面深化合作有关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徐传光、副校长胡海泉以及第二批科技挂职人才、党委组织部、服务社会处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昭风主持。

会上,王昭风通报了第二批科技挂职人才量化考核情况。今年3月份以来,学校有关部门与聊城市委组织部联合组成考核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量化核算等方式,对各县(市、区)科技挂职工作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考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阿县、东昌府区3个挂职单位成绩优秀。在工作交流中,挂职干部代表汇报了各自的挂职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挂职工作的体会、收获,并结合挂职经历就下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提出了建议。
 
胡海泉在讲话中指出,我校科技人才在挂职期间努力当好校地合作的“使者”,积极搭建校地合作的桥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提高。他希望科技人才把挂职锻炼的经验收获转化为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的资源和智慧,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加强对校地合作内容、形式、载体的研究,探索建立一套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巩固并发展校地合作成果。
 
徐传光在总结讲话中对第二批科技人才挂职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推动校地多元化全面深入合作提出意见。
 
他指出,第一,第二批科技挂职人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校地深度交流合作,成为活跃在聊城基层科技创新战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服务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引育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地方政府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为学校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在第二批科技人才挂职工作实施过程中,学校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标准、明确工作重点,及时调度总结工作进展,指导帮助挂职干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挂职工作高效有序扎实开展,既锻炼了干部,又促进了校地创新发展,为今后开展校地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高校与地方共赢共进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当前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科技人才要努力深化挂职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进一步巩固校地全面合作框架,构建校地多元化、常态化全面深入合作的长效机制,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服务学校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要落实跟踪联系机制,对于挂职期间确定的技术攻关、科技研发等项目,要持续关注、密切联系,努力争取延展性合作项目,将各项延续性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将挂职工作中收获的好思想、好作风带到本职工作之中,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为推进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创建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2月第二批科技人才挂职工作实施以来,我校科技挂职干部共促成44个研发服务平台、27个横向课题和技术开发项目,转让、转化科技成果(专利)22项,促进学校与当地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为企业培养或引进各类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36人,实现了校地互惠互利的双赢格局,开辟了校地人才合作的新局面。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