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人物

“做科研要耐得住性子”——记研究生科研典型黄传星

  今年7月份,正值高校毕业论文答辩季,我校中国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专业研究生黄传星交出的硕士论文《<芦中集>校注》有些让人吃惊,字数达到30万,这在聊城大学文科研究生科研成果上开了先河。由于在科研上的勤奋刻苦,黄传星获得2015年度优秀硕士研究生科研典型,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学在聊大,奠基人生”的精神。

  

  文学是启蒙老师

  

  黄传星本科就读于聊城大学,毕业以后考取了本校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他每天都坚持读书,碰到好的段落,好的文字,黄传星就用自己的摘抄本记录下来,整个本子上写满了自己对文学的热忱与坚毅。

  黄传星说,论文选题就像选矿石。找到一个富矿就会有很多东西可挖。做这个题目是导师杨连民建议的,《芦中集》是一本关于江苏太仓王氏家族诗集整理与研究的著作,阅读起来非常繁琐,因存世的是抄本影印,所以很少有人涉足,黄传星主要是对这本诗集进行校注,填补其中的空白,保持和完善诗集内容,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校注有“校订并解释”之意,是把书籍或文件中的错误校订后再进行注释。对古典文献的校注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有超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才得始终。

  据介绍,他所著的《<芦中集>校注》达到30多万字,将《芦中集》中提及的人物、时间、地点、事物以及诗集中疑难字、异体字等进行了整理、归纳,以此作为文献参考依据。

  

  勤奋使人更出彩

  

  作为一个刚开始做研究的年轻人,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校注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撰写论文第二部分《芦中集》校注的时候,鉴于缺乏相关专业资料和原始史料,黄传星往往会出现思想断链没有头绪的情况,不知该如何再继续下去。

  黄传星从研一开始就过起了“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在文学院图书室总能见到黄传星独自一人在角落里认真仔细翻读查阅史料的身影,与周围同学丰富多彩的日子相比,黄传星的研究生生活略显枯燥了些。

  黄传星说,做研究时,自己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前期的材料阅读就用了半年时间,每天的工作都是从早上到深夜。身边的同学为他感到不值,他却一笑置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芦中集>校注》中那些人物、生平、地名、文化都得去诗文集中一点点梳理,有时候一上午就能找到一条线索,一旦找到一条线索那种兴奋什么都比不了。”他说,做科研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才会乐在其中。

  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为此他请教了学院多位老师,为了得到翔实的资料,黄传星去过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

  越是艰难的事情,越要加倍努力完成。经过矢志不移的琢磨和钻研,黄传星于研三上学期完成了长达30万字的论文,这在聊城大学文科研究生科研成果上,开了先河。回想起那段时光,他感慨道:“只要方向和方法正确,坚持就是胜利。”

  “能用1年多的时间从初稿的修改到论文的定稿,黄传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杨连民老师如是说。

  

  导师为他点了三个“赞”

  

  黄传星表示,大学期间有几位老师对他的影响非常深,是他们让自己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

  “杨连民老师对古典文学造诣很深,作为他的学生,我感到非常幸运。”黄传星说,“唯有自己在科研上更努力,才能不辜负杨老师的期望。”

  在采访研究生导师杨连民时,杨连民为黄传星点了三个“赞”:一赞黄传星对于文学作品的研读广袤而深刻——他创作的《<芦中集>校注》中,对诗集人物生平事迹的详细探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巨大工程,唯有文学底蕴极其深厚文学作品钻研透彻方能顺利完成;二赞黄传星优良的学习品质——以专业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学问结合在一起,更加凸显出黄传星踏实肯干的良好素养;三赞黄传星精益求精的专业考证,翻开他的论文,可以看到诗集中的注解、附录都一一详细地列出,正是对自己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专业考证,最终完成了30万字的硕士论文《<芦中集>校注》,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采访的最后,黄传星说,“只有花大量的时间看书,才能知道什么是别人做过的、你能做什么,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愿更多的聊大学子,在感慨和感悟中,学会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笃实好学,实现人生的成功。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