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我也想加入书法社。”一个看起来毛头毛脑的小学生向陈飞打报告。在他所支教的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顾官屯镇大张小学书法社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陈飞,美术学院12级书法系学生,支教期间,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支教地点开设书法社,为这群平均年龄在10岁的小学生们提供免费书法指导,将大学的社团文化移植进小学,让小学生也能拥有大快乐。
一走进位于大张小学二楼的书法社,翰墨文香便扑面而来:两行一字排开的桌子上,摆满了笔墨纸砚,学生们稚嫩的脸庞上,眼神专注,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毛笔,不一会,一张古韵古香的“福”字,便跃然纸上,虽不说力透纸背,但也写的饶有趣味。屋顶上挂着的,桌子上摆着的,都是学生作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三个月的培训成果。
“因为我是书法专业的,所以每次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我都会用毛笔写出很大的标语。当时校长就跟我说,能不能模仿大学社团,在小学也弄一个书法社,丰富一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当时就想,能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爱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9月中旬,大张小学书法协会正式成立了。”陈飞无不自豪的说。为了支持书法社,校长还搜集了名家名作临帖,端端正正的摆在教室后面,给大家做示范。
陈飞原以为,对毛笔字感兴趣的不会很多,但出乎意料的是,全校200多个学生,报名了近五分之一,虽然很欣慰,但也让他犯了难。教室太小、毛笔不够、老师独木难支这些客观问题都是事儿啊,迫于无奈,陈飞只能根据大家教的硬笔字水平作为依据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首批20名学生。
然而,第一次在书法室内上书法课的场景,却又让陈飞吃了一惊:除了教室内的20个学生外,书法室旁边的窗户黑压压围满了人,每双眼睛都透着渴望、羡慕的眼神。“尤其在平日里,许多孩子见了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陈老师,我也想学书法。尽管是笑嘻嘻说的,可神情却是那么认真。”于是陈飞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学习书法的机会。”经过与校长的商议,学校增加了投入资金用于购买纸笔、增加桌椅,并换了一个更大的教室,这才解决了地方小、资源不足的问题,让更多的同学加入了书法社。
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课那一天,陈飞首先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毛笔字的演变顺序,通过一幅幅形态各异的甲骨文,抓住了他们的眼球。而后,从“头正、身直、臀开、足安”的正确坐姿、到“按、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一点点由浅入深,周一到周五,每天固定练习一个小时培训。“现在书法社的成员有40多个,而且想要申请加入的,也越来越多。看着大家的对书法这样的迷恋,除了使我万分感动之外,更使我下决心要好好的教这些孩子,更想让他们坚持下去,将这样的国粹传承发扬下去。”陈飞坚定的说。
黄天不负有心人,三个月过去了,书法协会的学员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毛笔字的相关技巧,望着书法室里挂着的一幅幅学生书法作品,陈飞从心底感到由衷的自豪。“马上过年了,所以现在让他们临摹‘福’字,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给家里写春联了。”陈飞说道。还有一个星期,支教就结束了。当问到他们走后书法社的发展问题时,大张小学校长高扬表示,今后小学会聘请专业的书法老师,争取将书法社继续办下去。陈飞在最后也说道,他也会积极协助校长找到合适的书法老师。而且无论以后身在何处,都会经常回来看一看,因为在这里的半年,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当老师的快乐,还有家的温暖。
大学的社团文化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但在物质条件、师资条件匮乏的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却是地方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在支教期间,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见识,培养学生们的情操,带领学生们发现更大的世界,来自美术学院的陈飞,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