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开始习武,九岁时到临清体育局进行传统武术方面的系统学习。十三岁参加比赛以来,获得省级以上武术冠军30余个。1994年在北京体育学院进行了两年跆拳道学习,被誉为“跆拳道、空手道聊城第一人”。他还曾在《太极张三丰》中担任李连杰的武打动作替身。2004年以来,担任我校社会体育部高级武术教练、副教授,培养出1名世界冠军、1名世界亚军以及12名全国冠军,并且他本人于今年11月10日晚在安徽黄山市体育馆落下帷幕的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武术界奥运会)中,在传统器械朴刀和传统拳术通背拳的比赛中以绝对优势摘得两项世界冠军。他,就是张彪。
刚过不惑之年的张彪,为人谦逊、待人随和,有着练武人特有的豪爽。热情、乐观、健谈,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将武道的气息诠释的淋漓尽致。
起步刻苦 勤能补拙
张彪出生在聊城临清,受父亲影响,六岁开始学习传统武术。由于悟性好,练习勤奋,在同龄的玩伴中脱颖而出,对武术的痴迷程度也与日俱增。
为了使自己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儿时的张彪坚持每天翻几百个跟头,可他并不觉得累,并且乐此不疲。
父亲发现儿子有练武的潜质也渐渐的开始有意识的训练。每次走亲戚、出远门,父亲就会带着张彪。张彪每次都会和骑自行车的爸爸赛跑,让他记忆深刻的是有次去姑妈家来回100多里的路程他全程跑着,爸爸看着年幼的儿子不忍心,提出要带着他,可倔强的小张彪硬是靠自己的信念坚持了下来。长期坚持的练习、锻炼,让小张彪有了比同龄人更好的体质。
12岁那年,在山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他代表聊城出战,出色的表现被山东省武术队的老师发现,从此,开始接受专业训练。
进入省武术队迎接他的是更艰苦的训练。每天5点多起床开始训练,训练完以后,看见楼梯心里都会发怵,有时甚至会训练到呕吐。艰苦的训练没有击垮倔强的张彪,他明白在如此优秀的环境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凭借坚持与刻苦,张彪在“江湖”路上如鱼得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7岁就获得“武英级”( 武术界的最高级别)荣誉,在接下来的各种武术比赛中更是获得数不清的荣誉。
但张彪并没有停止新的尝试。1994年他来到北京体育学院进修跆拳道和系统的武术理论,这为他日后的执教打下了坚实基础。
独具慧眼 点石成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充分说明了伯乐的重要和可贵。作为教练,张彪有伯乐一样的慧眼。在选材方面,张彪具有独到的眼光,经过他悉心栽培的运动员,一个个走向冠军的领奖台。
田学光,2006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是张彪的得意弟子之一。1998年,父亲田华带着田学光到聊城体校,在此担任跆拳道教练的张彪看到眼前的孩子,顿时眼前一亮,兴奋不已,当即就说:“这个孩子精神气质非常棒,非常适合练习跆拳道,并且可以练出好成绩。”
2000年,田学光开始跟随张彪学习跆拳道,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刻苦,田学光很快在队友中脱颖而出,成为张彪眼中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年磨一剑,在2006年世界青年锦标赛上田学光大放异彩,勇夺金牌,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问及弟子的选拔标准,张彪笑着说:“悟性当然重要,但是坚持更是重中之重。现在很多孩子,大多没心性,不能吃苦,不能坚持。找到一个既有悟性又有心性的孩子实属难得。如果,悟性一般,肯吃苦、肯坚持,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虽然很难招收到一流的运动员,但是凭借独到的眼光,张彪依然培养出许多,像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田学光,美国跆拳道公开赛冠军冯飞,亚运会第五名、世锦赛第五名刘广松等许多优秀的运动员。
传武术根 承文化魂
身为体育人,张彪至今还坚持每天长跑,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他告诉记者,武术的精魂在“武德”,这是武术的文化内涵,意义非凡。真正的习武之人,不会把成败看得太重,而是希望以武会友,结识真正的朋友。
谈起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扬,张彪一直微笑的脸庞变得严肃,眼神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忧郁。
张彪是通背拳的第七代传人。通背拳是中国拳术之一,通背拳也称通臂拳,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和其他传统拳术一样,通背拳也面临着传承特别是发扬光大的严峻考验。
“武术,也是我们的国粹,可是现在国人对武术的热情远远不如国外的人对中国武术的研究,真不希望将来的一天我们还要向国外学习‘中国功夫’。” 话语中有无奈有惋惜更有文化崛起的决心。
无比凝重表情点缀着冰冷的话语。张彪顿了顿接着说:“国人虽然现在也在学习武术,可这种武术已经脱离了传统武术的精髓。”
张彪不把金牌看作习武打拳的最终目的。他认为金牌只有光鲜的外表,而让更多的国人亲近传统武术根才是内涵。作为通背拳的第七代传人,他绝不让这种中华传统武术断送在自己这里,也一直在做着发扬光大的艰苦努力。
让张彪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也意识到了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性,采取了措施促使传统武术回归回归传统。
近年来,有不少国外武馆邀请张彪执教,而且酬金不菲,可他都一一拒绝。他认为武术的根在中国,在国内青少年中传承、推广、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武术,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