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人物

“聊大再回首”之走进建校之初

  1974年,当山东师范学院三分之一的干部、教师和三分之一的校具、设备及图书资料等来到聊城这片贫瘠的土地,有谁会知道,这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上演怎样的故事;又有谁能够想象,先前遗留下来的两栋红色小楼、几间破旧的平房,却成了建校的基地。

  1974年,当这里还是破壁断垣、遍地蒿菜时,有谁会想到,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将会崛起一座鲁西最高学府;当一群青年喝着从唐庄挑来的含泥井水、吃着大集上买来的玉米小麦,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时,又有谁会想到,高楼耸立、郁郁葱葱的景象出现得如此之迅速,如同一个神话。

  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的创业者们,从古老的泉城来到这里,从文雅的校园来到这里,从舒适的环境中来到这里,他们没有舍弃舒适的痛苦,个个满怀艰苦创业的豪迈,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1981年,当时的党委书记刘汉民在北田径场上宣布聊城师范学院成立时,又有谁知道,从1974年到1981年,短短的七年中,多少艰辛的历程,多少感人的故事,换来这历史性的一刻;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在艰苦条件下愈挫愈勇的建设者们,听到这个声音时的那种心情。

  当学校将9月27日定为我校的校庆日,纪念74级新生开学那一天,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第一届的学生们,为了这个学校的建设流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们是聊大的建设者,是陪伴聊大一路走来的见证者。他们亲自动手,打出第一眼机井,修成第一条柏油马路,盖起第一批校舍……他们喝着苦涩的井水上课,走着满是泥土的路面,过着经常停电的日子,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为改善学校的环境而不断奋斗着。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段建校的日子充满了困难和艰辛,却是不乏快乐和感动的。

  1974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山东师范学院要利用其在聊城的校舍,从院中抽调三分之一的干部、教师和三分之一的校具、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据此,山东师范学院党委决定:成立筹建分院领导小组。由邵阳、吴毅光、曹佐成、王瑞献等同志组成。8月22日,吴毅光、曹佐成、王瑞献一行三人,算是先遣队,来到聊城,主持筹建分院工作。

  为了了解当时情况,笔者走访了原聊城师范学院副院长曹佐成,倾听这位聊大第一代建设者讲述他所亲身经历的,聊大建校时的那些故事和细节,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艰苦建校的岁月,体会其中的艰辛与感动。

  曹佐成院长原是山东师范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74年,他离开学习和工作了十八年的母校,背负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的使命,来到聊城这块从此开始蒸蒸日上的热土,开始了那段充满着艰辛与汗水的岁月。对于当年学校的样子,曹院长是历历在目。

  当时的聊大作为山东师范学院在聊城的分院,只有先前聊城师专留下来的两座二层的红色小楼,就在今外国语学院和图书馆的位置,以及几排简易平房,分别位于今校医院和今西校区教职工家属院的位置,还有就是目前仅存的大礼堂——科学会堂,陪伴他们的是两块苹果园和一片青草茂盛,绿浪起伏的荒野。采访中,曹院长打趣地说:这些,就是我们所有的家底。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曹院长和他的同事们毅然决然地担起了那份让他们为之奋斗的责任,从此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建校岁月。

  在最初的恶劣环境下,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吃饭、住宿、用电、喝水这些生活问题了。初到这里,他们没有吃饭的地方,也没有住宿的地方。可是坚强不屈的聊大建设者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没有吃饭的地方,他们就和聊城党校培训班的学生们搭伙;没有睡觉的地方,他们就在当时的小红楼里一间废旧的教室席地而卧。几天之后,当他们终于睡上了床铺,砌起了锅灶,完成自炊的任务,虽然条件依旧简陋,可是他们的激动心情却溢于言表,曹院长回忆说,当时他们给山师总院的第一次长途电话,就是汇报这个内容:我们吃上饭了。

  当学校基本建设完成,当时的山师聊城分院正式录取了政治系和中文系两个系共八十名学生。最初的八排平房成了当时的学生宿舍,住房问题是解决了。然而,刚刚建成的学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人员匮乏、资金不足等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学校的第一代建设者们,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活和教学问题也是接踵而至,考验着他们的智慧、勇气和信念。

  饮水问题是建校之初影响师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大问题。原有北伙房和南部小水塔两口机井,虽然尚能启用,但由于年久失修,一是水量不足,不能满足供应;二是水质太差,许多师生喝了身体不适。这严重困扰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师生们心焦如焚。饮水问题解决不了,学校的其他活动也就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寒冬腊月,一场自己动手打井的战斗打响了。从领导到各单位教职工,从白天到黑夜,轮流推磨钻井,四根钢筋交叉,四位老师推着向下钻,有的老师钻的头晕恶心,大家就争相顶替,从不间断。就这样经过三天三夜,硬是把一口42米深的机井打成了,检测的结果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当甘甜的井水从机井冒出时,众人欢呼:“我们总算喝到甜水了”。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振奋,是辛苦付出得到收获后的由衷欣慰。说到当时的心情,曹院长用了四个字——难以形容。据说,那口井里打出来的水,在当时是聊城市最好喝的水。

  说到水,曹院长还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插曲。那时候停电是家常便饭,既不知什么时候停电,也不知道停了之后什么时候供电,有时候一周要停上四五次。晚上突然停电,学生不能自习,白天突然停电,伙房不能做饭。这给学校师生带来很大的不便。1975年严冬的一天,雪过天晴,断电的瘟疫再次降临,从早晨到中午,伙房眼巴巴等着供水,可是迟迟不肯来电,这个时候只靠炊事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学校领导和部分行政人员拉地排车,带着水桶来回几次去唐庄土井汲水。外头是冰天雪地,呼出的是团团白雾,大家却在这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汗流浃背。

  除了用水用电,道路问题在当时也是个大问题。分院创办伊始,简陋的学校大门开在东墙,与现在的科学会堂相对,院内没有柏油马路,所有的道路都是泥沙的土路,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一路泥泞。当时的聊城分院尚未开学时,省教育局长高维真同志曾经前来视察,刚好那天大雨滂沱,车无法进校门,停在东门外,然后,高维真局长踩着泥泞的土路踉踉跄跄地走过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真的太辛苦了”。

  为了改变当时的状况,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场全校总动员的修路运动开始了。没有机械化的工具,专业人员也仅仅是一名压路车司机和一名技术人员,其他的施工人员都是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采购石子、沥青,运十字、浇石子……如今机械化的作业在当时都是人工完成的,而无论是领导、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样的积极性高涨,对于修路的迫切愿望,激励着他们。

  在今天,谁也无法想象,6111平米的环形柏油路面,中文系四十多个学生,停课二十二天,和领导老师并肩作战,奇迹般地修起了分院第一条柏油马路。为了让路面整齐,我们分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站在滚烫的柏油里,用耙子将路面搂平,再用压路机压平。三四月份的天气,他们满身是汗,每个学生的头上都是一块黑一块灰,手上也起了水泡。一副手套,一双鞋,一天四两的粮票,这就是修路学生所有的补助。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大家日夜不休地修路,虽然很苦很累,但大家干得很是开心。当6111平米的环形柏油马路竣工的那一天,全校沸腾。

  大家都很珍惜这条凝聚了全院师生心血的柏油路,当有车不小心碰掉一块路皮时,同学们都会主动上前抹平。曹院长说,当时分院的司机整天在这条路上开车,就是要感受那份来之不易的成功。可见这条路的建成,不仅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更是全院师生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教学上的问题也摆在了建设者们的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筹建印刷厂。分院初期没有现在高科技的图书排版机器,仅仅依靠印刷机和铅字来印刷教材教案,在当时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要买到印刷机需要用钢材交换,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有教材上课,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聊城分院的老师用地排车运来钢材,而这些钢材也是老师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各个工厂收集的废旧钢材。有了钢材,不久几台印刷机就买来了。与此同时,还要去搞铅和锌,这些紧缺物资,只得求助于省计委,在他们的支持下,总算如愿以偿,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图书馆是当时面临的教学后勤方面另一大问题。现在的聊城大学图书馆是目前山东省高校藏书量最大的一所图书馆,可是在学校刚刚建立的时候,图书馆甚至没有自己的建筑。建院初期,图书馆从山师带回来的七万本图书,暂时存放在那座破旧的小红楼的三间房里,房间里没有书架,就将图书一排排的放在地上,当学生来借书时,图书管理人员就躬身一本本的查找。

  当时的党委书记邵阳担心破旧的楼板承载不了书的重量,而伤害到下的住宿的学生,为此晚上都睡不好觉,于是决定将图书转移到今教育科学学院的一间教室,作为暂时的图书馆,这才放下心来。但当时简陋的图书馆没有足够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无论是馆长还是流通部门的一般职员,在工作中都是平等的,所以,在当时图书馆内同事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现在,那份可贵的感情仍然没有改变。

  在采访过程中,曹院长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动手”“白手起家”“艰苦奋斗”这样的词语。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确实,建校初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物理系筹建农机实验室和电工实验室,白手起家,教师们顶着烈日,拉着地排车去有关工厂,用废铁的价格购买他们报废器材,他们在破旧的平房里,自己在高处架电线,基本上没有花钱,就把实验室建了起来。

  现在我们见到的图书馆南侧的青兰台,原是防空洞,77年的时候,在那个年代“深挖洞”的号召下,当时全院教职工和六个系的学生,为此长途跋涉,自己运砖29万多块,挖土2500多立方,前后付出了4000多个劳动日,建成了防空洞,为学校节约了1万多元。

  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81年7月11日,教育部发出文件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增设聊城师范学院,设在山东聊城县,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为基础建校,学制四年,学校规模2500人,设置中文、政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由山东省领导。

  9月14日,我院隆重召开了庆祝建立聊城师范学院暨欢迎八一级新生入学大会,“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正式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至此,学校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学科也基本健全,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聊城师范学院的成立,确实在聊大发展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1974年建立山师分院,到1981年聊城师范学院的成立,这七年,是充满奋斗、充满进取的七年。这七年间,学校的建设者们来到这片土地,用自己的青春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七年间,聊大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七年间,我们从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一步一步发展为独立的聊城师范学院,过程的艰辛无法言说;这七年间,我们校园的面积不断扩大,校园环境日趋完善,成功的喜悦难以言表。

  聊大的建设者们在建院初期的那份辛劳、那些付出,即使现在将它们凝固成为文字,也还有太多我们无法体会的,还有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也许只需一句朴实的话语,便可以道出我们对前辈们的感激,又或许千言万语也说不清我们此时的心情,然而作为一名聊大人,在前辈艰苦奋斗的历史面前,我们深感自豪和骄傲,并且引以为荣,我们以我们的前辈为荣,以他们的奋斗史为荣,以我们的学校为荣!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