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我校举办教授博士学习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我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8月21—24日,校党委组织部、党校联合举办教授博士学习班。校党委书记程玉海出席了开学典礼并作重要报告。校领导宋益乔、王昌松、李剑萍、冯健、李喆分别为学习班作报告。

程玉海在开学典礼上的报告中指出,举办教授博士学习班,是适应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需要,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积极推进人才快速发展、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程玉海强调,“十一五”时期,高校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并基本形成高校间的分化和淘汰格局。为了积极应对激烈的高校竞争态势,我校制定了《“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中心,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目标。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规划,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这既包括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又包括对引进后的培养。我校党委多年来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目前,我们要积极推进人才快速发展,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形成良好团队精神。我校人才建设的重心是教授博士队伍。因此,学校举办这期学习班,就是要提高教授博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理论水平,使同志们深入了解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我校的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增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从而使我校在这场分化和淘汰式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程玉海要求参加学习班的学员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要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要高扬科学旗帜,大力弘扬科学和民主精神,牢固确立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理念和人生目标,通过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要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不断向新的科学高峰攀登;要求真务实,努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自觉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力戒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在全校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中,大力倡导“宽容、兼容、包容”的团队精神;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坚持产学研结合,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认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迎评促建”过程变成全面总结我校30多年办学精神、成果和经验的过程,变成新时期办好21世纪大学的过程,变成全面推进我校内涵发展的过程。

8月21日下午,校长宋益乔作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报告。他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我校的“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各项要求为指针,努力完成推动我校内涵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一条主线,抓住一个主题,弘扬一个精神,全面推进我校内涵建设。

一条主线,即坚持发展这条主线。我校今天的成就是几代聊大人坚持发展这条主线,辛勤劳动,勇于奉献的结果。今后,我们还是要强调发展,不是按部就班、不愠不火的发展,仍然是跨越式发展。我们强调的跨越式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一个主题,即全面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学科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总抓手,学位点的设置、人才队伍的壮大、科研水平的提高等多项工作都是以学科建设为前提的,都离不开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教学质量关系到我们学校的生存,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人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大师,要把我们的基本教师队伍培养成一支高水平的优秀团队。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努力上水平、出精品。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学科研装备水平。

一种精神,即我校业已形成的:“顾全大局、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聊大传统

。聊大精神是我校的宝贵财富,全校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推进我校又快又好发展。

8月22日上午,副校长李剑萍以《明理修己,悟本开心》为题作报告。他指出,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是理想和理论的统一,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统一,目标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大学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教研相长、学术公正、求真成善、报国济世四个方面。他要求学员们关注社会现实,从思想、制度、科技创新三个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大学的根本属性、基本职能、本科教育的本质地位和教育教学科研的本质规律,准确把握好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定位。

8月22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健作题为《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大学》的报告,他指出,学科建设是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平台,促进学校发展的平台,学科建设是高校竞争力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学校将尽全力解决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把各项支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措施落到实处,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8月23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喆作题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做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主力军》的报告。首先他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我校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强调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他重点讲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国际经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就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与思考,概括性地指出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最后他要求大家做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力军,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改革中去。

8月24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王昌松在学习班结业典礼上作了总结报告。他指出,此次学习班达到了统一思想、认清方向、明确使命、鼓舞士气的预期效果。学员们今后要深入思考新形势下自己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特别是要增强使命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修养,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方法和路径,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我校又快又好发展。

全校50多名教授博士参加了学习班。学习期间,学员们参观了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的实验室,以及建设中的东西校区连桥和学校新征校园用地,并对学习和参观情况进行了分组讨论。学员们通过几天的学习,对于我校的历史使命、发展方向等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现代大学理念也有了一个更为透彻的理解。他们表示,下一步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