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后勤集团暑期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在西校区1号教学楼A区4—12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喆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报告。
李喆指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国家繁荣富强,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取得,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对于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李喆围绕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从“后勤”一词的解释开始,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讲述了目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与状况,并认真地回顾了我校前五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和经验。他认为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社会化、市场化的后勤工程管理改革,校内购房货币化、住房社会化改革,多元化融资,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后勤服务保障资源市场化改革等。通过改革,减轻了负担,降低了成本,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保障能力,提高了服务水平。
最后,李喆向全体后勤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突出一个“强”字,在发展上下功夫;要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新观念,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上档次、上水平做文章。二要坚持姓“教”,围绕服务做文章。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为师生提供一流服务。三要在“挖”字上想办法,提高企业运行效能。后勤干部要做到有思路、善管理、懂经营、要执着、会协调、讲道德。要按照企业的游戏规则办事,要有成本意识,精打细算,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要探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并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切实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四要强化“节”字,提高管理水平。创建节约型校园,构件科学管理体系是我们第六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在总结文学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向其他单位延伸,加快改革进度。
后勤集团副科级以上干部、后勤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