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聊城大学史》编纂体例目录确定

8月29日,校党委常委会原则批准了《聊城大学史(1974.8-2006.8)》编纂体例和目录。30日,党委副书记张桓主持召开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编写组成员会议,分配编写任务,进行了校史编写动员部署。《聊城大学史》进入撰稿阶段。

根据7月15日校党委常委会关于编写校史的会议精神,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程玉海、校长宋益乔为主任,党委副书记张桓为副主任的校史编委会,并成立了校史编写组。一个多月来,校史编写组的同志冒着酷暑,认真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方面征求意见,三易其稿,初步确定了《聊城大学史》编纂体例和目录。

《聊城大学史》采用新通史编纂体例,分发展历程、机构设置、院系建设、人物志四部分。发展历程分艰苦创业(自1974年8月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至1981年6月)、开拓进取(自1981年7月改建聊城师范学院至1991年12月)、改革奋进(自1992年1月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我校推进全面改革至2002年1月)、跨越发展(自2002年2月更名聊城大学至2006年8月)四个阶段,叙写我校的发展变化、成就经验、重大事件及办学理念精神等;机构设置记述学校和各学院党政机构及学校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设置及变迁情况;院系建设叙写每个学院(教学部)发展历程、成就亮点、重大事件等;人物志分为现任校领导、历任校领导、正处级干部、博士、教授、研究员、研究馆员、编审及有突出成就的职工、校友。以上四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我校历史全貌。

《聊城大学史》拟于10月底完成初稿,12月定稿,2007年初出版。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