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聊城大学举办泰山学术论坛——功能多孔材料制备与器件专题会议

  10月23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聊城大学承办的“泰山学术论坛——功能多孔材料制备与器件专题会议”在聊城大学隆重举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田志坚研究员、吉林大学闫文付教授、天津理工大学贾义霞教授、天津科技大学司传领教授、南开大学李兰冬教授、南开大学袁明鉴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云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郑健研究员、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天津大学耿德超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钟地长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李程鹏教授等知名专家受邀出席此次论坛。聊城大学相关学院的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白成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苏明海主持。

  

  白成林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聊城大学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学科特色以及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功能多孔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环境治理、生物医药以及智能传感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次论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与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的宝贵平台,有助于共同探讨新时代功能多孔材料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深化与高水平科研团队的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聊大力量。

  会议围绕功能多孔材料的设计、器件化与应用等主题展开了深度研讨。专家报告精彩纷呈,全面呈现了该领域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突破:在基础科学层面,分子筛的限域催化、手性分子的绿色合成、新型二维碳同素异形体单晶、双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揭示了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关联;在应用研究方面,二维纳米硫化钼在重油浆态床加氢、高效吸附分离材料开发、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农林生物质组分高值化应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化工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路径;在前沿交叉领域,低温钙钛矿发光器件、新型功能材料在核废料处理、柔性光电器件及生物疫苗递送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凸显了其作为平台材料的广阔前景。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积极提问,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实践,针对问题逐一作出专业而深入的解答。

  在专题交流环节,我校教师汇报了在分子筛合成与催化、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二氧化碳制备高值化学品、原子尺度材料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会专家从科学问题凝练、研究方向聚焦、学术特色构建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鼓励青年教师勇于开展“差异化研究”,加强学科交叉,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功能多孔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不仅精准把握了功能多孔材料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也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对我校在功能多孔材料方向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