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传真

计算机学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实践活动

  

  7月8日—15日,计算机学院“乐动盛夏”志愿服务队前往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文化站和中心小学,系统开展了“童心筑梦,智启未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科技赋能+艺术润心+安全护航+家国铸魂”为核心,紧扣留守儿童成长核心需求,为孩子们打造多元成长平台。

  点燃数字星火,启航智慧未来

  志愿者开展以“数启童真,科创成长”为主题的趣味编程课,巧用Scratch可视化工具,开展趣味编程启蒙课程,将抽象的“顺序结构”“循环逻辑”转化为灵动的动画演示。孩子们组队创作“动物主题动画”,精准调控“小动物”运动轨迹,在数字画布上演绎“速度与策略”的博弈。课程创新采用“故事叙事+游戏竞技”的立体化教学策略,志愿者以《小机器人星际救援》等原创故事为载体,将编程逻辑编织进跌宕剧情,还设置“编程接力赛”“算法猜谜” 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解谜、协作中,淬炼沟通力与逆向思维,让编程学习从“机械记忆”进阶为“思维碰撞”,悄然播撒科技梦想的种子。

  彩绘童真梦想,守护心灵阳光

  志愿者开展“艺绘童真,心护成长”为主题的童绘心理课,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心中的奇妙天地。孩子们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力,描绘出心中温暖的“梦想世界”。作品互评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从色彩搭配和构图设计方面进行交流,助力孩子们感知艺术魅力,同步提升创造力与审美力。心理互动则化身“心灵加油站”,志愿者创新开展“情绪天气预报”活动,引导孩子分享心情,正确看待情绪。“心有千千结” 游戏培养团队协作,“情绪天气预报” 茶话会,让孩子们在分享心情中,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学会倾听与回应,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拥抱阳光成长。

  筑牢安全防线,厚植家国情怀

  志愿者开展“安护童真,情筑家园”为主题的安全爱国教育课。安全教育课堂上,创新采用“游戏 + 演练 + 互动”模式,设置“安全自走棋”游戏,巧妙融合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防电知识,让孩子们在“走棋闯关”中,牢记安全标识、掌握避险技能;通过“火灾逃生实景演练”“安全标语海报设计”,进一步强化孩子们的应急能力;随后,志愿者开展网络安全小课堂,借动画故事串联互动问答,引导树立小朋友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家国教育环节,孩子们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回溯红色历史;参与剪纸、中国结编织,触摸传统艺术温度,在“家是最小国”的体悟中,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与爱国热忱深植心底。

(审核 杨磊)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